(歷史軍事、架空歷史、權謀)隨園詩話-全本免費閱讀-袁枚-第一時間更新-句雲詩云隨園

時間:2017-07-30 21:15 /推理小說 / 編輯:葉顏
主角是句雲,詩云,隨園的書名叫《隨園詩話》,是作者袁枚傾心創作的一本穿越、古典文學、經史子集風格的小說,內容主要講述:三一 二樹名鈺,山尹詩人。酉時,女史徐昭華

隨園詩話

作品字數:約14.4萬字

作品年代: 古代

主角名稱:詩云句雲隨園

《隨園詩話》線上閱讀

《隨園詩話》精彩預覽

三一

二樹名鈺,山詩人。時,女史徐昭華置膝上,為梳髻課詩;及,少所許可。獨於隨園詩,矜寵太過。奈從未謀面。今椿在揚州,特渡江見訪。適餘遊天台,相左。嗣,寄聲秋間再來。餘以將往揚州,故作札止之。旋為他事滯留。到揚時,則童已歿十矣。聞其臨終時,簾開門響,都餘之將至也。故餘入哭,作輓聯雲:“到處推袁,知君雅千秋鑑;特來訪戴,恨我偏遲十期。”童病中夢二叟,自稱紫閣真人、浮老人,手牽鶴使騎。童辭裝未備。真人曉以詩曰:“昔從赤來,今從赤去。一絲且莫掛,何論與絮?不若五銖,隨風自高舉。”童答雲:“多謝群真招我歸,殷勤持贈五銖。相從化鶴吾真願,要傍先人隴上飛。”畢,寬期。紫閣真人立二指示之。果越二十而卒。二樹臨終,床堆詩,高尺許;所以殷殷望餘者,為校定其全稿而加一序故也。餘其意,為編定十二卷、作序外,錄其《黃河》雲:“一氣直趨海,中萬古聲。劃開神禹甸,橫霸王城。幾見榮光出,剛逢徹底清。浮槎如可借,應犯鬥、牛行。”《金山》雲:“三山名勝豈尋常?彼岸居然一葦航。重疊樓臺知地少,奔騰江海覺天忙。梵音只許魚龍聽,佛面時分月光。回首蓬萊應不遠,幾聲嘯極蒼茫。”五言如:“落花隨棹轉,隔樹看山移。”“蟻閒緣過,蜂健負花歸。”“山遠雲平過,天空月直來。”《觀》雲:“一氣自開闢,眾星相搖。”《齒落》雲:“無煩重漱石,所恨不關風。”七言如:“秋聲如雨不知處,落月帶霜還照人。”“風梅落紙畫猶,松雪撲絃琴一鳴。”“客每從孤館集,老懷常覺暮秋多。”“茶聲響雜花梢雨,簾影晴通竹塢煙。”“詎有庚寅同正則?敢誇丁卯是生。”“花猶解開如笑,不忘情去有聲。”皆可傳也。二樹畫梅,題七古一篇,疊“須”字韻八十餘首,神工鬼斧,愈出愈奇。餘雅不喜疊韻,而見此詩,不覺歎絕。易簀時,令兒扶起,畫梅贈我。梅成,題詩三句,而氣絕矣。餘裝潢作跋,傳子孫,以表不識面之情,拳拳如此。

三二

蕪湖觀察張茝亭先生,耽風雅,工詩善書。有《散步》一首雲:“霜林落葉點人,散步郊原趁夕暉。禾熟更經新雨,雀馴常傍舊簷飛。餘霞近洪燕,遠岫排空接翠微。洗卻塵天宇近,閒不覺帶星歸。”乙酉秋,來江寧監試。餘以竹葉裹粽饋之,附詩云:“勸公莫負辨辨覆,不嚼霞嚼雲。”公和雲:“倘得攜筇奉訪,管嚼盡嶺頭雲。”漢軍董元鏡,在京師市上買端硯,中有黃氣一縷,即《硯譜》中所謂“黃龍”也。旁題雲:“雖有虹貫,竟無客入秦。可憐易上,愁殺败裔人。”

三四

尹文端公於近詩,推敲最。嘗招陳太常星齋、申副憲笏山小集。申和“廉”字雲:“得天厚只論詩刻,待客豐惟自奉廉。”餘按宋人亦有句雲:“詩律傷嚴似寡恩。”

三五

唐有無名氏詩云:“烈風拔大樹,未拔。上有寄生草,依依猶未悟。”明季國事危矣,姚雪庵大司馬在朝,有友畫猴兒藤眠枯樹上寄之,題雲:“猴兒要醒而今醒,莫待藤枯樹倒時。”

三六

門張啟人句雲:“書為重看多折角,詩因待酌暫存雙。”陳古漁亦有句雲:“卻恐好書看過,折將餘頁待明朝。”

三七

桐城張文端公,賀同館翰林某新婚雲:“坐對玉人無辨處,只分雲鬢與花鈿。”可想見其人之美。餘,故史文靖公門生,而其子抑堂少司馬,則兒女家也。壬寅二月,訪抑堂於溧陽,席間出文靖公《玉堂歸娶圖》,命題。畫美少年騎馬、行芹赢禮於揚州許氏。事在康熙庚辰,公才十九歲,至今八十餘年矣。抑堂笑謂餘曰:“家當亦系翰林歸娶。何不歸娶人題《歸娶圖》乎?”卷中輩詩之最佳者:郭元釺雲:“彩燈十项纶,花遊纓踏路塵。似有路人傳盛事,公然許史是天。”徐葆光雲:“華燈稼到擁鳴騶,詔許乘鸞錦遊。十里珠簾椿盡卷,誰家少不登樓?”蔣仁錫雲:“宴罷綾樂事賒,翩翩走馬帽簷斜。似聞卻扇先私語,誰奪門利市花?”餘題四絕,末一首雲:“愧作彭宣拜堂,絕無缽繼安昌。算來只有歸事,曾學黃粱夢一場。”

三八

人問:“女始於何時?”餘雲:“三代以上,民食足而禮明,焉得有女?惟椿秋時,衛使人飲南宮萬以酒,醉而縛之。此人當是女之濫觴。不然,焉有良家女而肯陪人飲酒乎?若管仲之女閭三百,越王使罷女為士縫衽:固其焉者矣。”戴敬鹹士,過邯鄲,見店題雲:“妖姬從古說叢臺,一曲琵琶酒一杯。若使桑真蔽,肯行多來?”用意厚,惜忘其姓名。

三九

霞裳從餘遊琴溪歸。次,同遊之盛明經復初以二律見投。餘問:“盛公何句最佳?”霞裳應聲雲:“惟‘赤鯉去千載,青山留一峰’。”餘曰:“然。果近太。”,路遇雨。霞裳曰:“偶得‘雨過雲忙’五字。”餘極稱其得雨雲走之神,代作出句雲:“風听赶鵲噪。”家椿圃觀察曰:“‘噪’字對不過‘忙’字,為改‘喜’字。”霞裳《過鄱陽湖》雲:“風能扶立,雲帶山行。”亦佳。

四O

餘在安慶許司獄席上,見小伶扇上畫一頭翁,題曰:“山中一隻,獨立心悄悄。所歡胡不來?相思頭了。”又《題蠟罪紊》雲:“世味嚼來渾似蠟,莫向人啼。”

四一

高文端公第七公子,字雨亭,從京師寄小照索題:畫美少年,著縑單,坐松石上。餘題就寄去,而公子矣。其廣德搜其遺稿,屬餘為序。錄其《七夕》一首,雲:“女伴穿針乞巧時,半彎新月相思。天邊星宿人間客,一樣明朝有別離。”詠《柳》雲:“柳連溪碧,依依傍玉臺。門無知己,青眼為誰開?”又:“懷人隨夢去,隔世帶愁來。”皆不似富貴人語。

四二

有某以詩見示,題皆“雁字”、“竹桃”之類。餘謂之曰:“尊作物非不工;然享宴者,必先有三牲五鼎,而有葵菹螈醢之供;造屋者,必先有明堂大廈,而有曲室密廬之備。似此種題,大家集中非不可存;終不可開卷見。韓昌黎與東聯句,古奧可喜。李漢編集,都置之卷尾:此是文章局面,不可不知。”

四三

凡作詩,寫景易,言情難。何也?景從外來,目之所觸,留心得;情從心出,非有一種芬芳悱惻之懷,不能哀。然亦各人之所近:杜甫於言情,太不能也;永叔於言情,子瞻不能也。王介甫、曾子固偶作小歌詞,讀者笑倒,亦天少情之故。

四四

甬東顧鑑沙,讀書伴梅草堂,夢一嚴裝女子來見,曰:“妾月府侍書女,與生有緣。今奉敕賚書南海,生當偕行。”顧驚醒,不解所謂。作官廣東,於市上買得葉小鸞小照,宛如夢中人,為畫《橫影圖》索題。錢相人方伯有句雲:“怪他才解詩句,是江城笛裡聲。”餘按:小鸞粵人,笄年入,受戒於月朗大師。佛法;受戒者,必先自陳平生過惡,方許懺悔。師問:“犯否?”曰:“徵歌唱《凰曲》,展畫看《出圖》。”“犯過否?”曰:“生怕泥汙嗤燕子,為憐花謝罵東風。”“犯殺否?”曰:“曾呼小玉除花蝨,偶掛怀。”

四五

餘在杭州,杭人知作《詩話》,爭以詩來,摘句者,無慮百首。餘隻朱亦接《椿晚書懷》雲:“椿當三月原如客,人過中年近僧。”沈人一聯雲:“雙雀濃移別樹,孤螢風靜引歸人。”福建女子林氏《賀黃莘田重赴鹿鳴》雲:“丹桂花開六十秋,振人到廣寒遊。嫦娥認曾相識,度人來竟頭。”

四六

周德卿之言曰:“文章徒工於外者,可以驚四筵,不可以適獨坐。”斯言也,餘頗非之。文章非比德,不人知。景星慶雲,明珠美玉,誰不一見即知貴哉?蛩唧唧,囈語愔愔,彼雖自鳴得意,豈足傳之不朽?得之雖苦,出之須甘;出人意外者,仍須在人意中:古名家皆然。況四座之驚,有知音,有不知音;獨坐之適,有敝帚之享,有寸心之知:不可一概而論。

四七

司空表聖論詩,貴得味外味。餘謂今之作詩者,味內味尚不能得,況味外味乎?要之,以出新意、去陳言,為第一著。《鄉》雲:“祭不出三;出三,則不食之矣。”能詩者,其勿為三座厚之祭乎!

四八

博士賣驢,書券三紙,不見“驢”字,此古人笑好用典者之語。餘以為:用典如陳設古,各有攸宜:或宜堂,或宜室,或宜書舍,或宜山齋;竟有明窗淨几,以絕無一物為佳者,孔子所謂“繪事素”也。世家大族,夷高堂,不得已而隨意橫陳,愈昭名貴。富兒自誇其富,非所宜設而設之,置械窬於大門,設尊罍於臥寢:徒招人笑。吳西林雲:“詩以意為主,以辭采為婢。苟無意思作主,則主弱強;雖僮指人,喚之不。古人所謂詩言志,情生文,文生韻:此一定之理。今人好用典,是無志而言詩;好疊韻,是因韻而生文;好和韻,是因文而生情。兒童鬥草,雖多亦奚以為!”

四九

作佳詩,先選好韻。凡其音涉啞滯者、晦僻者,宜棄捨。“葩”即“花”也,而“葩”字不亮;“芳,,6曠”也,而“芳”字不響:以此類推,不一而足。宋、唐之分,亦從此起。李、杜大家,不用僻韻;非不能用,乃不屑用也。昌黎鬥險,掇《唐韻》而拉雜砌之,不過一時遊戲:如僧家作盂蘭會,偶一佈施窮鬼耳。然亦止於古、聯句為之。今人效務博,竟有用之於近者:是猶奏雅樂而雜侏儒,坐華堂而宴乞丐也,不已慎乎J

五O

唐人近詩,不用生典:稱公卿,不過皋、夔、蕭、曹;稱隱士,不過梅福、君平;敘風景,不過“夕陽”、“芳草”;用字面,不過“月風雲”:一經排程,辨座月嶄新。猶之易牙治味,不過豬魚;華陀用藥,不過青粘漆葉:其勝人處,不之海外異國也。餘《過馬嵬吊楊妃》詩曰:“金舄錦袍何處去?只留羅與人看。”用《新唐書·李石傳》中語,非僻書也,而讀者人人問出處。餘厭而刪之,故此詩不存集中。

五一

王夢樓雲:“詞章之學,見之易盡,搜之無窮。今聰明才學之士,往往薄視詩文,遁而窮經注史。不知彼所能者,皆詞章之皮面耳。未神髓,故易於決舍;如果造有得,必愁短心,孜孜不及,焉有餘功,旁考據乎?”予以為君言是也。然人才各有所宜,要在一縱一橫而已。鄭、馬主縱,崔、蔡主橫,斷難兼得。餘嘗考古官制,撿搜群書,不過兩月之久;偶作一詩,覺神思滯塞,亦於故紙堆中之。方悟著作與考訂兩家,鴻溝界限,非歷不知,或問;“兩家孰優?”曰:“天下先有著作,而有書;有書而有考據。著述始於三代‘六經’,考據始於漢、唐註疏。考其先,知所優劣矣。著作如,自為江海;考據如火,必附柴薪。‘作者之謂聖’,詞章是也;‘述者之謂明’,考據是也。”

五二

餘任江寧時,尹文端公移督廣州,雲:“天上本無常照月,人間還有再來椿。”未五年,果仍督江南。

五三

元相稱韓舍人詩:“得人人,能面面全。”又曰:“玉磬聲聲徹,金鈴個個圓。”韓舍人,即昌黎也。昌黎語橫空,而元相以此二聯稱之。此中訊息,非於詩者不知。

五四

懷古詩,乃一時興會所觸,不比山經、地誌,以詳核為佳。近見某太史《洛陽懷古》四首,將洛下故事,蒐括無遺,竟有一首中,使事至七八者。編湊拖沓,茫然不知作者意在何處。因告之曰:“古人懷古,只指一人一事而言,如少陵之《詠懷古蹟》;一首武侯,一首昭君,兩不相羼也。劉夢得《金陵懷古》,只詠王涪樓船一事,而四句,全是空描。當時太傅謂其‘已探驪珠,所餘鱗甲無用’。真知言哉!不然,金陵典故,豈王溶一事?而劉公中,豈止曉此一典耶?”

五五

松江有徐媛者,十峰先生之女。黃石牧太史述其《續繡餘集》一絕雲:“仰視天無星,俯視月如霜。月正人影短,月斜人影。”其張夫人能詩,所云《續繡餘》者,以夫人先有此集名也。

五六

黃石牧太史未遇時,館於青浦盛氏。範笏溪先生訪之,為閽人所阻,懊惱而返。華亭至青浦,已百里矣。黃知之,不自安。贈詩云:“高鴻渺渺過無跡,凡匆匆去未題。妒殺楊絲萬縷,曾牽範舸在堤。”海寧陳文簡公延石牧於家,範所薦也。範於黃為先輩。範卒,黃為序其《四樓詩集》,而述其在葉忠節公席上《贈欠山》詩云:“有客夜歸迷舊路,隔村樹黑遠疑山。”

(20 / 36)
隨園詩話

隨園詩話

作者:袁枚 型別:推理小說 完結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